看了这么多评论,似乎没人提到一个观点,我忍不住要吐槽一下:《藏海传》中,几位寻找癸玺的角色——大皇上、冬夏女王、蒯铎、藏海、香暗荼,动机都很成立,完全有理由争夺癸玺的存在;但是平津侯、曹公公、赵秉文这三人,简直找不到任何动机,完全是“空穴来风”地争抢。
癸玺,作为一个能震慑敌国、威震天下的国之重器,它的使用和寻找理应是帝王之事。可是平津侯、曹公公、赵秉文这些大臣,明明有的是结党营私、争权夺利的潜力,结果居然偷偷摸摸地想要争抢癸玺,想要把这块国之利器据为己有,这岂不是企图觊觎皇权,妄图篡位吗?根本没有什么合理的动机支撑他们的行为。
先来聊聊平津侯,他可是大雍朝的武官之首,身为一名军事将领,他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最大可能是“拥兵自重、谋反之心”。虽然平津侯平定冬夏之乱,立下赫赫战功,但回到京城后却被皇帝剥夺了兵权,甚至被逼去攻打皇宫,之后又因为军中安插亲信和私下练兵等问题被扣上了罪名。作为一个武侯世家出身的人,他对军人荣誉和忠君节义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。更何况,皇帝虽然剥夺了他的兵权,但还是给他儿子安排了一个不错的位置——工部侍郎,实在没有理由让他为了癸玺去与皇权对抗,挑战皇威。
展开剩余63%再说说曹公公,剧情给出的理由简直笑掉大牙。他的目标是要得到癸玺,原因竟然是为了在皇帝更替后依然保住自己的地位。听起来曹公公完全没摸清楚自己的“形势”。他可是帝王身边的心腹,现皇帝最信任他,连朝堂上的事务都懒得亲自处理,让他代为执行,怎么会有时间和余力去算计皇帝呢?如果新皇帝知道这位太监手中藏有癸玺,结果肯定是分分钟要让他“下台”——曹公公这想法简直太天真了。
然后是赵秉文——这位年事已高、没有儿子的文官。他在剧中政治地位远低于平津侯、曹公公,甚至还比不上石一平,真心不理解他为何要争夺癸玺。剧情里,他的伟大抱负似乎是要亲自训练一支瘖兵,去征服冬夏等国,实现大雍的天下统一大业。看起来,他的行为完全是代替皇帝做决策,突破皇权意图,简直就是赤裸裸的“谋逆”。
那么,是否有某种深层的动机能解释他的行为呢?唯一能解释的就是,他可能得到了永荣王爷的支持,想要当皇帝。然而,剧中并没有暗示这一点。即使有,也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表明赵秉文背后有王爷的撑腰。况且,他为了寻找癸玺所设计的路线也太曲折了吧?他居然让10岁的稚奴在火海中救出,再进行封闭式训练,十年后成为藏海,然后让藏海去寻找平津侯和曹公公报仇并寻找癸玺。谁能想到,这个神奇的脑洞居然真由赵秉文设计出来!他明明手下有如此多的能人,想要找到癸玺、排除异己,难道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?何必从一个10岁的孩子开始培养?
至于剧中平津侯、曹公公和赵秉文三人的联盟,简直可以说是笑话。他们曾是少年时的同学,怎么可能通过这段关系确保日后的政治同盟呢?更别提他们共同守护一个巨大的秘密,三个心思各异的阴谋家合伙守护癸玺,实在是荒谬得很。果不其然,从平津侯灭门蒯家开始,三人就各自怀揣鬼胎,最终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,大家都不得善终。
尽管如此,《藏海传》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。主角塑造得非常有层次,剧情悬念迭起,演员表演堪称完美,画面更是精致到让人屏息。希望在后续剧情中,剧组能够把人物行为的逻辑和动机再设计得更加严谨,让这一切更加令人信服。
发布于:山东省赤盈配资-查配资App-专业炒股配资网站-正规配资平台官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